(吉隆坡16日讯)马航(MAS,3786,主板贸服股)推行业务转型计划多年,始终无法彻底转亏为盈,故分析员提出,大股东若真有意私营化,如今就是良机。
马银行投行分析员表示,马航过去10年推行系列业务转型计划,已经换了5位总执行长和两度筹资,却持续创下高额亏损。
因此,他建议该集团应该探讨新行事风格。
马航集团业务可分为两组,即航空业务———马航、马航空运和飞荧航空(Firefly),以及非航空业务如马航工程和机场服务。
效仿新航分拆
此外,马航也持有帕乐兴(BRAHIMS,9474,主板贸服股)的30%股权,以及国油贸易(PETDAG,5681,主板贸服股)子公司吉隆坡航空燃油服务(KLAFS)的15%股权。
马航的航空业务只有飞荧航空获利,反观非航空业务都录得稳定盈利。
新加坡航空公司(SIA)曾分拆旗下业务个别上市,证实集团表现更具效率,并进一步增长。
分析员认为这模式,也可转而套用在马航身上。
国库需11.8亿献购
分析员指出,以目前股价的10%溢价推算,大股东国库控股(Khazanah)将得支付11.8亿令吉私有化马航。
他点出,若国库控股把马航旗下获利业务分拆上市,并握有其中30%股权,将可进账12.5亿现金。
至于蒙亏的马航和马航空运,需要重组才可拥有长期价值。
他指出,一旦亏损业务成功转盈,就可释放更多价值。
他也提到,私有化马航可减少媒体观察,同时可处理员工问题,如员工过多、依据表现回馈员工等。
此外,马航私营化后,可减少公会的影响力,员工也会共同提升集团表现。
获利业务超越市值18%
马银行投行分析员以分拆方式计算马航所有获利业务,保守推算所得真实价值(intrinsic value)为41.54亿令吉,超过马航目前市值多达18%。
“这41.54亿令吉估值实属保守,料仍有更多上升空间,因为蒙亏的马航和马航空运(MAS Kargo)并未纳入评估。”
因此,分析员认为今年是私有化马航的好时机,以马上推行重组活动,就可在2015年进行多重分拆上市计划。
马航MH370客机事件无疑冲击马航财务,但他相信,马航翻新机队和削减成本的努力,将在2015年看到成果。
MH370事件迄今,马航股价滑落16%,估值接近2002和2008年的低谷。他相信,马航股价已触底,所以上调评级至“守住”,目标价上调至22仙。
马航周三闭市报21.5仙,全天上扬0.5仙或2.38%。
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