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16日讯)消费税(GST)上路两周,经济学家观察这两周的价格走势,加上借鉴其他国家推行消费税的通胀走势,相信我国的通胀压力将维持10至12个月。
马银行投行研究经济学家苏海米和团队在报告中指出,在计算消费人物价指数(CPI,简称通胀率)的物品中,约40%至45%有征收销售税及服务税(SST)。
不过,取而代之的消费税,却占了72%,另有17%为零税率,11%为免税,意味着征税范围更广泛,国人的通胀压力随之增温。
也因为有征税分类,因此,消费税对国内的价格影响也有起有落,也有的维持不变,像是车价是下跌的,而加工餐饮品和香烟则涨价,面包、鸡蛋和食用油这类基本产品则保持价格。
不过,也有免税类的服务或产品照样起价,像是计程车费,且巴士、电动火车的费率调高,也可能陆续有来。
此外,若以推行过消费税的14个国家来看,大部分都在启动新税制当年,承受较高的通胀率,像是加拿大、澳洲、纽西兰和新加坡,通胀影响长达10至12个月。
虽说有小部分国家的影响期较短,或甚至是没有影响,但也是基于各自的国内和当时的外围因素。
消费税前少买大件物品
对大马来说,自去年12月开始采用油价浮动机制后,油价下滑,今年首两个月的通胀率年增仅0.5%。
但随着3月油价调涨后,再加上消费税的冲击,相信本月通胀率将推高到3至4%。
“到7、8月时,通胀率更可能攀高到4.5至5.5%的高位,直到12月才放缓回3.5至4.5%的区间。”
另一方面,苏海米也注意到,消费税前确实有掀起一阵购买风,但并非以“大件物品”为主。
根据2至3月的M1狭义货币供应和信用卡交易数据来看,所增加的消费活动,大部分集中在“百货和一般用品”、“电子与通讯设备”、“珠宝、手表和相机”、“家具”、“服装”和“汽车维修与零件”。
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