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为了害怕刘备反攻,派人到南中,散布蜀军失败的消息,并鼓动南中兴兵作乱,以威胁蜀国。
孔明在刘备死后,当然想过自己的处境和出路。这时候退休,归隐山林,不但说不过去,而且实际上行不通。
魏、吴一定派人来礼聘,如不答应便可能谋害他全家。
如果干脆向魏或吴投降,把这个烂摊子摔掉,那又何必下山,徒然辛苦这么多年?算来算去,只有硬着头皮,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。
一个人可以不下山,像当年的好友崔州平、石广元、孟公威,或者下山之后急流勇退,有如徐元直那样。熬到孔明这种地步,已经是毫无退路了。
既然如此,当初的隆中对策,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,以便做好准备,重新振作起来,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呢?
要北伐,必先安定南中,以免有后顾之忧。这一次蛮王孟获大起10万蛮兵,前来侵犯,趁此机会,他向刘禅报告当前情况,以及平定南蛮的重要。
然后亲领大军,以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为先锋,一路秋毫无犯,向南而行。
孔明深知南蛮离中原十分遥远,人多不习惯于王道的教化。要收服这些人,必须可刚可柔。
马良的弟弟马谡,在这一次南征的时候,向孔明建议攻心、收心的计策,以免今日破之,明日复反,将来为了南蛮的问题,来往奔波,对北伐一定大有影响。
孔明一向认为马谡是可用的人才,听到他那攻心、收心的一劳永逸计策,自然满心喜欢。
这一次兴师征伐南蛮,和以往的作战不同,不求速战速决,而求对方心悦诚服。
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
首先被擒的蛮将,是郭焕。孔明以酒食待之,问是何人的部将?回答是高定的。孔明说高定是忠义之士,把他放回。
不久,高定果然率众来降。孔明以高定为益州太守,郭焕为牙将,并以当地人吕凯为行军教授,兼向导官。于是孔明提兵大进,深入南蛮荒芜的境地。
蛮王孟获闻知孔明到来,立即召集三洞元帅商议对策,决定分兵三路,以得胜者为洞主。结果两个元帅都被蜀军捕获,赵云杀掉另外一个。
孔明释放两个洞主,料想次日孟获必然亲自引兵前来厮杀。孟获果然大怒,挥军进攻,被魏延活捉,解到大寨。
孔明早已杀牛宰马,设宴等待。孟获表示不服,孔明赐了酒食,给予鞍马,差人送出寨外,使孟获安然归去。
就这样捉了就放,放了再捉,孟获使出各种招数,孔明逐一加以破解,总共七次擒得孟获,七次都无条件释放。
孟获深受感动,流着眼泪说:“七擒七纵,自古未曾有也。吾虽化外之人,颇知礼义,直如此无羞耻乎?”
于是率领兄弟妻子宗党等人,全都跪下谢罪,向孔明保证不再反了!
以德服人
孔明问孟获心服不服?孟获说子子孙孙都应该感恩,怎么会不服?孔明请孟获上帐,设宴庆贺,令他永为南中之主。
孔明不但归还所有的土地,而且不留一兵,不置一吏。彼此相安无事,南中皆感孔明恩德,为他建立生祠,四时享祀,并尊称为“慈父”。终孔明之世,南中永远没有再反。
孔明能够专心北伐,这一次南征采用攻心、收心策略,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孔明也因此而愈加相信马谡的才能,不知这却种下了来日可怕的祸根。
天下事有得必有失,实在防不胜防。
↧